2013年普通高考备考情况汇报
(青海省招办)
2013年青海高考将于6月7日-9日进行(9日为“双语”考生的藏语文、蒙语文、民族汉考<MHK三级>科目考试)。青海省共设33个考区、46个考点、1285个考场(文科417、理科800、对口高职68),39020人报名,实际参加普通高考的36733人(文科11769人、理科23322人、对口高职1642人)。
在省委、省政府、省招委和省教育厅的领导下,在招委会各成员单位的大力协助下,我们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考试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全省考试招生工作会议精神,以严格执行政策,强化规范管理,严肃考风考纪,优化招考服务为重点,努力确保高考安全、平稳、有序实施。
一、严格落实招考管理体制,强化各级政府责任。一是继省政府召开全省高校考试招生工作会议之后,各州、市、县(区)政府相继召开本地区招生考试工作会议,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职责,逐级签订责任书,层层落实考试安全责任制,做到责任到岗、任务到人。各级宣传、公安、保密、无线电管委、环保、交通、卫生、供电、工商等部门密切配合,积极做好试卷安全保密和考点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及考试安全的保障工作。西宁市、格尔木市、德令哈市招委会积极协调当地有关部门重点确保高考期间市区停止施工、禁止机动车鸣笛、出租车免费接送高考生等措施的落实,努力营造良好的考试环境。二是重视发挥纪检监察部门作用,加大问责力度。全省各级监察部门积极参与考试招生工作的各个环节,在试卷印制、运送、发放、回收、保管等过程中全程参与、全程实施有效监督。
二、强化试卷安全保密,确保万无一失。始终将确保试卷安全作为“重中之重”来抓。一是强化领导。各按照教育部关于安全保密工作实行一把手工程的要求,明确由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负总责。二是严格执行政策、制度。严格执行教育部、省招委、省教育厅有关加强国家教育考试安全保密工作规定和要求,下发了《关于做好2013年普通高考安全保密和考务管理有关事宜的通知》,进一步加强试卷安全保密和管理工作。三是严格工作程序,严格操作规范。细化、强化了试卷领取、运输、保管、使用、回收、评卷等重点细微环节的视频监控与管理。针对我省多数考点距离省会西宁相对较远的实际,严格执行试卷运送途中每2小时报告制度,同时规定押运人员在车上用餐。要求试卷运送尽可能使用警用车辆,并加装视频监控设备。四是加强了对33个保密室的网上巡查监督工作。对发现的漏洞和问题要求立即整改,不留死角、不留隐患。五是人防、技防、物防相结合,对考试和评卷各环节全时段进行视频监控,并严格按照教育部规定及时回放和复查监控录像。六是完善内部工作制约机制,不留工作盲区和死角,确保试卷绝对安全。
三、严格考风考纪管理,加强考试安全工作。一是严格监考教师及考务工作人员的选聘、培训、考核、管理和责任落实,强化职业道德和警示教育,增强其法制观念和责任意识。认真开展诚信教育。在全省范围内对《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第33号令)进行广泛宣传,确保做到考生、家长和监考教师人人皆知。同时,采取由州、市负责在所辖县(区)考区间互派高考监督员(每个考点2人)的办法,强化监督实效。二是采取一切可行的措施和手段,防范和打击替考、高科技及通讯工具作弊、有组织的集体作弊。加大对考场实地和网上巡查力度,严防大面积考试作弊等严重违规现象发生。省州(市)无线电管理部门将出动移动监测车,对可疑信号实施监测、阻断。三是严格对考风考纪薄弱地区的综合治理。省招办、州(市)、县(区)教育局、招办和考点都设立了举报电话,及时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四是实行严格的回避制度,有直系亲属和利害关系人参加当次考试的,专职考试工作人员坚决回避担任当次考试的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答卷等涉密材料的运送、分发及管理工作和监考、巡视工作,严禁进入考点(场);兼职人员,不得参加当次考试工作。
四、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氛围。各地采取多种形式,向考生宣传解读招生政策、考试规则,进行考试纪律专项教育和违规处罚案例警示教育;所有考生签订诚信考试承诺书,把考生诚信考试作为对其思想品德考核的重要方面;把考风考纪作为评价招生考试管理水平的重要内容。加大对端正考风、诚信考试的宣传力度,认真执行和落实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关于认真做好我省国家教育招生考试宣传工作的意见》(教综字[2010]13号),充分发挥省、市媒体的宣传舆论监督作用,积极营造诚信考试光荣、违规舞弊可耻的良好社会氛围。
五、加强标准化考场管理,确保正常有效使用。5月底前,对全省所有高考考点的标准化考场的技术检测工作全面完成,实现了对全省保密室、考务平台视频指挥以及考场的全面巡查。在标准化考点建设上着重加强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严格执行技术规范,强化安全功能。二是注重发挥现代化考务平台的作用。下发了《标准化考点(场)管理办法》,规范视频监控工作有关操作流程,细化监控人员职责,确保考试期间视频监控工作规范有序进行。三是建成了作弊防控、视频及网络监控、应急指挥、安全保密等为一体的考试指挥平台,实现了对试卷运行全过程的无缝监控。考试期间,各地开通无线电信号屏蔽仪,使用金属探测器和安检门,对考生和监考等考务人员进行严格的安全检查,严防作弊器材流入考场,以确保考试安全。
六、开展考前专项检查,强化考试安全工作。对高考备考工作坚持早安排、早部署、早落实,组织开展了安全大检查和考场环境综合治理专项行动。5月下旬,由省考试管理中心、省保密局、省公安厅、省工商局组成联合督查组开展了2013年普通高考专项督查工作。重点督查考前备考工作,主要包括试卷安全保密、考试环境综合治理、标准化考点建设与管理使用、考试组织实施、监考人员及相关人员培训等情况,并专题呈报了督查报告。
七、扎实、有效实施国家教育考试二级、三级培训工作。省考试管理中心召开由全省招生考试机构负责人、试卷翻译入闱专业人员和中心全体工作人员参加的安全保密教育和考务二级(省级)培训会议。省国家保密局工作人员进行了安全保密专题教育,进一步强化了我省全体考务管理工作人员对做好试卷安全保密工作的理念,增强了做好考试安全保密尤其是试卷和涉密载体安全管理的意识,对做好普校考试招生工作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并进行了考务培训。同时,对高考命题、审题、制卷、监印人员在认真筛选、资格审查的基础上进行了安全保密教育,签订了保密承诺书。省招办组织召开省派巡视员培训会议,对88名省派巡视员(高校副高以上教学骨干及中层干部73名、省教育厅处级干部10名、省考试管理中心处、科级干部5名)进行培训。全省各州市和各考区、考点认真开展了各类考务人员的三级培训工作。考试期间,各州、市也将对所辖考区下派巡视员,省招委会成员单位、省教工委、省教育厅领导将进行联点巡查指导。
八、增强招生考试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认真落实国家教育考试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实施办法、省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和省国家教育考试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实施细则,省招办又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2013年普通高考各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的通知》,各考区进一步细化并完善考试安全各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认真开展考前模拟演练,有效预防、及时防控和妥善处理高考中的突发事件、安全事件,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科学处置能力。
九、加强外语听力考试工作。严格执行教育部、省招委、省教育厅关于做好普通高考外语听力考试工作的通知,强化听力考试考前准备和考试组织管理工作。各地高度重视,精心准备,组织专家对所属各考点的听力播放设备及备用设备进行严格的检测、试听和合格认证,确保听力考试万无一失。
十、做好了网上评卷的充分准备。成立了青海省2013年高考评卷工作领导组,召开了评卷工作协调、培训会。做好了评卷现场的准备工作,在评卷室配装了空调设备,评卷点与中心数据库专网连接,确保了数据安全。评卷工作将严格落实教育部《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评卷工作考务管理办法》和《国家教育考试网上评卷暂行实施办法》、《国家教育考试网上评卷技术暂行规范》、《国家教育考试网上评卷统计测量暂行规范》以及我省有关评卷工作细则,确保试卷评阅工作正常顺利进行。
青海省高校招生办公室
2013年6月7日